村落行·看復興|播下“農技種”結出“致富果”——山東高唐查包養行情農技辦事助力村落復興_中國網

新華社濟南1月9日電 題:播下“農技種”結出“致富果”——山東高唐農技辦事助力村落復興

新華社記者張力元

歲冷熱陽下,白雪覆鄉野。在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匯鑫街道的一處高尺度玫瑰年夜棚內,“棚主”紀孌懸著好幾天的心終于放上去了。“還好花的病不嚴重,否則就趕不上過年賣了。”紀孌對杜立芝說。

本年60歲的杜立芝是縣農業鄉村局高等農藝師、農業技巧徵詢熱線辦公室主任,從事農技推行的30多年里,她跑遍全縣600多個天然村,采寫了70本400萬字的農技日誌,是本地農人心中問不倒的“田秀才”。這一次,固然從微信收到的照片上曾經判定出玫瑰得的是灰霉病,并開出了“藥方”,但蒔植戶仍焦炙不安,她和同事便離開現場。

冷風刺骨,年夜棚里暖和如春。“用煙劑熏一下棚,午時留意給棚放風,減少溫差包養網價錢。沒啥年夜事,我們重要是來了解一下狀況你。”杜立芝拍了拍紀孌的肩膀說。對方折下一支玫瑰,吹開花苞,遞曩昔連連叩謝。

杜立芝(右)在包養網為蒔植戶供給技巧領導。新華社記者張力元 攝

2018年,為處理農技職員技巧單一、辦事不全等題目,作為農業年夜縣的高唐以杜立芝為首席專家,從農業體系、鄉鎮農技職員中選出70多人組建“杜立芝黨代表任務室”,在宣揚黨的方針政策、搜集社情平易近意的同時,為群眾不花錢供給農林牧漁方面的農技辦事。

走進位于縣中間的任務室,各式農作物病蟲害的照片擺了一面墻,書柜里放著大批可供借閱的農業冊本。任務室成員、縣農業鄉村局高等農藝師王洪峰先容,技巧職員輪番在此值班,回應版主微信群里的題目、接聽熱線德律風,非任務時光的徵詢德律風會主動轉接到技巧職員手機上。“我們沒有節沐日,由於種地沒有節沐日。這里的年夜門常開,群眾到縣城就有處所落腳了。”他說。

“杜立芝黨代表任務室”一角。新華社記者張力元 攝

把郊野當講堂,農作物當教材,“杜立芝黨代表任務室”經由過程四處“問診”、開設農人夜校等情勢,培育出一批愛農業、懂技巧、善運營的新型個人工作農人,慢慢構建起縣村落三級上千人的農技人才辦事收集,并隨機應變調劑農業財產構造,用劣種良法促減產增收。

清平鎮地處黃河故道,泥土沙化嚴重,這兩年,在任務室的輔助領導下,“一畝地四分種玉米、六分蒔花生”的復合蒔植形式很受接待。清平鎮黨委書記劉傳華說:“2017年,全鎮復合蒔植面積僅為30多畝,現在超1萬畝。每畝毛支出3500元,比純種玉米多掙1000多元。”

測土配方施肥、蔬菜無公害栽培、高效低毒農藥、秸稈還田……“杜立芝黨代表任務室”累計推行新技巧50多項次、新形式6種,帶動新財產9個,實驗新種類70多個,帶動農人增添收益2000多萬元。

杜立芝(右)在為蒔植戶供給技巧領導。新華社記者張力元 攝

此刻,任務室還在“云上”傳技巧。縣農業鄉村局土肥站站長謝榮芳說:“辦事送到哪兒,錄像就錄到哪兒,村干部、蒔植戶都可以出鏡。有村平易近說能在網上看到本身先容種地的經歷,感到特殊有成績感。”今朝,任務室制作發布惠平易近利平易近政策講授、農包養網業技巧辦事科普錄像230余個,累計獲贊近10萬個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